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文/庞雪姣 “盼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惧怕孤独,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在液态的爱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聚合,一次又一次地分别。” 社会学巨匠齐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在其人际关系的轻快之作——《液态之爱》里,用尖锐的笔触再现出当代男女不再有耐久关系的羁绊下,想尽各种措施、技巧、心力来树立相互之间的纽带。 这些栖居现代社会的人们,关系的此消彼长就像流水一样不稳定,他们容忍涣散的联络,好让自己在境况改动时,能够快速而毫不费力地抽身而出,就像生活在水流中一样,永远输入不稳定的新颖感,一次又一次地消解似有非无的爱。 人际纽带的脆弱所引发的不安感受,人们想要系紧纽带却又不想被绑死的抵触和盼望是这本重要著作的主题。包曼从两人之间的爱恋开端,渐次展开至家庭、邻里、城市、社群,再到领土、民族、国度,直至全球化下的世界关系。 近日,台北当代艺术馆双联展“声经络”和“液态之爱”刚刚闭幕,展览呈现对现今社会及历史的反映。“声经络”由四位分别来自中国台、菲律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策展人谋划,分离影音文献与基于研讨的艺术作品,详述现代声响文化在四个不同亚洲国度及地域的故事。“液态之爱”用七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讨论当今由金融资本与高端科技综合主宰的电讯社会,如何在亘古未有的网络资讯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展览海报 关于运用包曼书名作为展览称号并展开讨论,策展人郑慧华解释道:“策展的问题认识来自于我们自身生活上的迫切提问,即我们如何面对当下讯息与网络社会对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在急速展开的时期里,人工智能、演算法、大数据、网络社群媒介的大量冲击下,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崭新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对未来展开想象的才干。这些看似庞大的哲学命题,曾经依托显现发作,迫切的摆在我们眼前,让有自由意志的人不得不重新思索。 相关于工业时期里“固态的”社会时空关系,当下高度资本与讯息活动、人际快速移动的展开转向,用“液态”来描画这种现代性阅历充溢意象感,又能精准道出那种充溢活动的不稳定性(或称之为“液态化”)的生活状态,它同时也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感受。所以,我想以包曼所谈的“液态现代性”来回应关于当下时期、生活、生存与生命的思索。” 无量尽的嘻哈曲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有多件以声音作为媒介的作品,但并不直接指涉一地的声响文化,而是进一步讨论声音、讯息、科技与物之间交错缠绕的权益关系。2017年,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取得最出色年轻艺术家-银狮奖的埃及艺术家Hassan Khan带来了作品《无量尽的嘻哈曲》。他与11位有着不同作风、背景、性别的饶舌歌手协作,共同完成大量的录音内容,最后浓缩成八百多段人声取样,经过讯息编码成为本作的基本架构,正如作品称号一样,现场的演奏永不停歇、没有重覆,Hassan Khan试图在轻松的嘻哈氛围中讨论演算法的控制性与看似无量尽的“自由”之间的辩证。 无量尽的嘻哈曲 展览现场 吴其育的创作主要以动态影像为主。《发光半导体未来》——艺术家想像自然光源(太阳)已完整消逝,而我们生存的星系,仅有的LED人造光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往常被人们大量运用的LED,除了用来分发光源、再现影像,同时也是讯息与讯号的主要终端界面──LED取代了自然界的光,成为形塑记忆和认识的来源。艺术家以此想像,深思当今人类历史及文化展开。 发光半导体未来 展览现场 发光半导体未来 展览现场 实验声响艺术家DJ sniff(水田拓郎)在网上搜索了曲名或歌词带有“liquid love”(液态之爱)这个词的歌曲多达261首,总长超越10小时,然后他将这些歌词片段贮存成为一个资料库曲单,并为作品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这些带有关键词的音乐片段经过唱盘、随身听、混音器、喇叭和扩展器等多个被解构和重组的声响设备播放出来。同样的词语经过多层次的音讯转换变成不易辨识的“声音”,若观众想要完好稳定的听到这261首曲子,必须求衔接网络才干完成。艺术家应用声响装置再现了“液态生活”的活动摇晃。 啜饮流淌的爱之泉 展览现场 液态的生活不是指在水中活动,而是漂浮在网速之上,时而流利,时而卡顿,速食的惊喜好像呼吸一样让人沉溺其中,不忍放弃。以上作品以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身表示场共同构成,每件作品都是一种对现况的巧妙拆解和同时建构。固然身体在场,但不借助网络科技就不能体验到作品的主题与内涵,创作者们用不同手法反身检视讯息传送背地的媒介与技术,从而展示现代科技在人类生活中表演的多重角色,认识在线上,身体在线下,没有网络就没有完好的生活。 DJ Sniff(水田拓郎) 固然展览运用了包曼的书名与现代性框架,但没有停留在为其理论做插图与阐明的简单层面,而是启示观者参与其中,体认到当今每个人都在有限与无限、控制与自由、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这些液态现代世界的诸多特质当中游走、活动、迷失。 我们所处的时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活动化、液态化、短暂且不稳定,整个世界都以这种方式加速生成与变更,每个人在认识和身体感知上都存在着“液态共鸣”,试图连结,惧怕连结,远离连结又不得不连结,人们行将面对的未来能否会愈发稀释?(图片来源:台北当代艺术馆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