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以为是中华文化之源,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而“易”字的由来,刘宝金教员以为至少有四种说法:一是蜥蜴(变色龙),二是飞鸟,三是日月,四是太阳及其在大地上的投影,也就是所谓的天地变更。 《易经》是人类祖先记载太阳运转周期的聪慧产物,《易经》讲阴阳。《祕書》說“日月爲易。”但《秘书》是纬书,缺乏为信! 对此,《参同契》有明白反驳,“字从日下月。象侌昜也。谓上从日象阳。下从月象阴。纬书说字多言形而非其义。此虽近理。要非六书之本。然下体亦非月也。一曰从勿。又一说从旗勿之勿。”勿,就是坤卦“厚德载物”的“物”。“易”就是太陽,即日在天空运转在大地的投影,是天地周天的阴阳变更。 《易经》的易字很像鸟,由日和勿组合。所以有人以为易经是信仰鸟图腾的东夷部落太昊伏羲氏发明的。 日就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勿就是坤卦,厚德载物,勿也是日影,是古人记载太阳变更规律的刻度,是一年四季!24节气源自《易经》,24节气每个节气都与鸟有关,证明是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不只每天察看日影变更,还要留意每个节气鸟类的迁移和变更,以肯定农时。 所以《易经》就是容易的经典,是让我们人类经过察看太阳、鸟类等自然变更,来控制消费生活规律的工具书。“易”字的转义为“日出”,意味阴阳变更(《哲学年刊》第五辑,一九六八年,台湾商务印书馆)。确切说,易是太阳的周天变更,日之上出,运转移易,循环往复,六十四卦变易周环,故取其名为《易》。 卦名“乾”字的转义,我们以为也恰恰是指日之上出,三段投影,对应上中下三个阶段,与“易”字之义正相合,所以才把它列于六十四卦的卦首。前人以为“易”字为“阳”,故以纯阳之《乾》列居卦首,太阳升起,天下文化,太阳降落,天下无光,但却孕育新一天的升腾能量!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彖传》解释康侯为何会遭到这么大的奖赏,要想上升、行进,就要“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太阳从大地上升起来,晋卦柔顺地依附光明磊落的大道,即天地之道,这里细致讲就是日出之道,“明”指上卦离卦,也就是指太阳。“柔进而上行”:柔顺地一步步向上,下面的大地(坤卦)代表柔顺,要逐步上升,就会被天子恩赐。 《彖传》通知我们要想得到指导赏识与提升,必须做到两点:一要“顺”,从内心里盲目自愿地、将自己放空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像坤卦一样中间是空的。二是光明,像天上的太阳(离卦)一样心肠光明,坚持仁慈的天性,“日出地上”,要把光明的一面一步步展示给大家,大家受益了,你就能得到指导的赏识,得到提升。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太阳从地上升起,这是晋卦之象,君子要依照这个卦象彰明自己的德行。“自昭明德”:“昭”是“明”,“自昭明德”即“自明明德”,四书里面的《大学》(出自《礼记》)讲了三纲要八条目,三纲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纲要的第一个就是“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即“昭明”,要彰显出自己的“明德”,把内心原本的善性发扬出来,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即光明的品德,也就是晋卦中太阳光明磊落的品德。第二“亲民”,原为“新民”,意为使人民不时创新;第三“止于至善”,意为抵达善的最高境地,这就是《大学》的为学之道。 然后要依照“八条目”来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一切人都彰显出自己光明的德行。 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庶民。庶民昭明,协和万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克”是能够,尧能彰显出美好的品德,即晋卦中太阳从大地升起的大德,所以他能使家族密切和睦,“九族”就是家族。“九族既睦,平章庶民”:家族都和睦之后,尧又能辨明百官贵族的政事,古代的“庶民”不是指老庶民,而是指百官、贵族,由于贵族才干有姓。 “庶民昭明”之后就“协和万邦”了:“邦”为国,“万邦”就是万国,也就是天下各国都谐和和睦了。 大学三纲要的开端是“明明德”,尧之所以光辉能映照四方,第一点就是“克明俊德”,晋卦《象传》说要“自昭明德”,所以想提升,自己的德行先要发挥出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就是黄道吉日的“黄道”,就是太阳升落的轨道!《易经》的“易”字,就是“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意义。中华民族源起太阳部落!天健不息,厚德载物,世界文化,唯有我先! 刘宝金,男,满族,1970年3月出生,字:宇贤,法号:释恩,单字,善。河北滦县人,大学文化。现任:河北省分会会长、常务理事、中华周易名家排行榜前五名,易学文化推宽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