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这个“沉重”的话题,起因是我周末难得偷闲半日,就跑去万象城Prada店,5折毕竟是诱人的。当天我是直奔主题去的,想要厚高跟的黑色皮鞋,早些年太得瑟买了一柜子的细高跟,如今只能每天朝它们瞅瞅——自从变成了胖子,穿高跟就如同走高跷,压强太大难以掌控。 曾经,我可以像Lady gaga这样踩着恨天高,现在只能学米兰达·可儿了。虽说也美,但毕竟心有遗憾。 沿柜台转了一圈,大概只有一双蓝色鞋子符合我需求,看了眼,打完折3500多元,就问一旁的店员“这鞋有黑色的吗”,对方深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有吧”,然后继续问“37码有吗”,等了好几秒,又是幽怨的回应“可能吧,得去看看”,说完身体依然直立着,完全没有要“去看看”的行动。最终,我只好把要求连贯地表达了一遍:“黑色或者蓝色都行,37码吧,我想试试看。”终于,她迈开沉重的步伐去拿货,就在那刻,我最后一丝想买的念头都灭了,我很感激她帮我省钱了。 走出店铺时,我回头扫了一圈,生意确实不错,毕竟难得5折,货也卖得差不多了,多我一个不多,然而,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 看,他们的眼里写满了生意 我突然想起好友小杜说的买表故事。“我必须把我老公买表的事细细讲给你听,国内外服务差距太大。最终,我们把钱花在了美国。”家藏有五六块表的小杜当然不算入门新手,但最近跑多家店选表的经历让她很不愉快,“我老公是典型IT男,属于被时尚界‘嘲笑’的那一类群体吧,但他是对机械和科技充满欲望的好奇宝宝,最终在美国买下的百达翡丽圆了他的梦。” 小杜说这次和老公商定买一块表,在预算有限下,希望买一块当下很喜欢,5年后依然喜欢的表,然后她圈定了范围,劳力士,百达翡丽,爱彼,宝珀等。 “我之前在上海国金中心的某品牌店(想知道是谁家,后台问我呗)买过一块表,当时打85折。这次我打算各处比较一番,于是先去了港汇店,这家营业员非常热情,表示可以申请折扣。”小杜说,由于家在南京西路附近,有天吃完饭就顺道想在门口逛逛,不愉快的事就那么发生了,“是伊势丹旁边的那家,店里有一男一女,见我们进去后完全不招呼,也不问我们要什么。我看到墙上的海报,就说好漂亮可以看看实物吗?对方冷冷答到‘这是要订货的,看不到’。然后当我表示对几块表有兴趣时,营业员就递来画册让我翻,连实物都懒得拿出来,别说试戴了。这种感觉真的特生硬,似乎是说‘看完了你就赶紧走吧’。” 有实物还只让看画册的简直就是流氓行径啊(此图册与文中所提店铺无关)。 小杜之后在香港也碰了一鼻子灰。“那是在时代广场的一家店,那种互动就限于我说个型号,他给块手表,非常被动,不推荐也不介绍,脸上写满了生意的感觉。”这种毫无人情味的服务让小杜丝毫看不到对机械的热爱,“真的,我哪怕揣着钱,也不想买了。” 小杜老公最后在旧金山买了百达翡丽,IT男终于拥有了人生第一块PP。“他回来就给我看制表视频,说是美国店员推荐的,他还真下载了。”小杜说店员像朋友一样和她老公聊历史,有求必应,爱试什么都满足,特别贴心,“而且我还听到一个故事,有位瑞士客人想买百达翡丽,后来他花了3年终于如愿,店员们还为他开了一个派对庆祝,很温暖。” 只是配图,也与文中内容没有直接关联,大家懂的哈 为什么我们会把钱花在境外?差价当然很重要,谁愿意多掏上万元甚至几万呢,但这绝不是唯一的理由。其实我这几年特别不喜欢的一种论调就是强调“表就应该在国内买,因为有售后保障,还能享受服务”,难道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努力“减少差价”,还一个公平的环境吗?原本高价买同等服务就已让人大感吃亏了,更何况是令人捉急的服务? 其实又有谁愿意放弃家门口的便利,飞大老远去买东西呢?还不是被逼的。 冷漠销售法还有效吗? 我认识的Leo早些年在欧米茄做过3年店员,他说那是赚钱不动脑的时代。“很多客人一进门就指定了买买买,根本不用多说,有时新员工自己连机械和石英都没分清楚时,客人已经掏钱了。”Leo说那时,能去欧米茄这样的品牌是挤破脑袋的,因为客人买单不是因为你服务好,而是因为它是欧米茄,至于是谁卖的根本无关紧要。 然而,送礼消费下降,经济下滑,顾客也成长,懂得提要求了,这对于过惯好日子的奢侈品来说转变太大。“我对好多手表营业员说,所谓‘手表是保值的’是你们说了多年的谎话,客人们一直把手表当成面子工程,用来体现身份,而如今一切破灭时,你们用什么留住他们?”我有一朋友在杭州大厦做了10多年的手表售后,遇到过无数连“手表不能遇磁”这样常识都不清楚的客人,而这些客人就是奢侈品们花费那么多年“培养”的。 就怕的就是我的眼中充满希望,而你的眼中只有冷漠。 最初,奢侈品就是靠制造神秘感在中国生存,比如当年上海外滩18号的阿玛尼店铺,四面封闭,几乎看不见店内情形,要推开一扇重重的大门,才能一探店铺角落,然而幽暗的光线和营业员面无表情的模样,把很多人拦在门外,因为那种压力让人难以承受。现在呢?LV在杭州大厦新开的男装店门庭特别宽,而且亮堂,品牌高层都承认“这是设计上的亮点”,他们需要敞开自己迎接客人。 设计也是会说话的,这里的意思是“我欢迎你”。 看惯了营业员高高在上的冷眼,如今大家更渴望正常的服务,更平等的关系,而店员究竟该和顾客保持怎样的距离,也成了一门学问。但人有差异,有人喜欢热情相待,有人却爱独自欣赏,这该如何精准判断? 想要真正的平等?也许还要30年 我和表态网CEO张帆(买表狂一枚)聊天时,他有自己的看法。“我是那种不喜欢店员太热情的一类,让我自己安静看就行,但我有需要时你们要马上注意到,我不喜欢店员来问我或者试图给我灌输,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可能还没我懂。” 消费者与奢侈品店员间的冲突是有复杂原因的。很多人把奢侈品看得过高,所以一旦揣钱打算买,就希望被当成‘上帝’一般宠爱,而现实常常令人失落,那种落差会让人心生不满。 奢侈品最初的培训要求就是不要对客人太热情,香港一些表店早年流行一种必杀技,就是当你在一块表上犹豫不决时,会有其他店员故意走来查看货品,表现出其他客人也有兴趣的意思,催促你下单。“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在观念上把“奢侈品”三个字去掉,把他们当成普通产品看待,而定制业或许更需要顾客和店员间的亲密关系。”张帆说。 中国奢侈品服务当然存在问题,一是早年市场扩张过快,从业人员的选择和培训没有跟上,同时,这和发展阶段也有关。 这是抢什么呢?飞奔成这样,这时候特别容易滋生店员的轻视。 奢侈品在中国时间太短,上世纪90年代才刚冒头,快速发展也不过10年,对比欧美的差距非常大。比如在欧美奢侈品店,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50多岁白发老太太当店员,她们可能在一家店已经工作二三十年,服务游刃有余,这种积累是我们在短期无法追赶的。最重要的是,见多识广的她们对客人的态度早已平静,不像我们,对于财富和身份非常敏感,从而区别对待。中国或许还需要30年,买卖双方都逐渐进入理性的常态,市场才会更健康吧。 二 当然,我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的意思,只是奢侈品是太受瞩目的门类,即便90%的营业员表现出众,依然会被那10%的家伙气成狗,卖得贵就得承受这个代价啊。 照样贴上我的微信哦 想关注二手腕表的联系我哦:15921143692或者直接加我微信哦 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