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清朝是传统科技的巅峰?西学东渐加速中国科技转型 ...

2023-3-16 15:34|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190| 评论: 0

摘要: 从明朝推行“海禁”以来,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就简直隔断了。200年后,明朝海禁松弛,但是中国人却发现曾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了。以前,中国科技文化抢先于亚欧大陆,到明末,西方科技、经济、文化远远抢先于中国。在这样 ...

从明朝推行“海禁”以来,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就简直隔断了。200年后,明朝海禁松弛,但是中国人却发现曾经落后于世界潮流了。以前,中国科技文化抢先于亚欧大陆,到明末,西方科技、经济、文化远远抢先于中国。在这样的状况下,“西学东渐”呈现了,西方的科技开端传入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的天文学、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呈现了中西融合的趋向,中国传统的科技开端有了新的突破。


一,西方文化的传播


明清之交,许多传教士进入中国,在传播了天主教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清朝初期,任用传教士来制定历法。


明末,日食失验,表明中国的传统历法需求修订了,于是徐光启奏请修订历法,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担任其中人员之一。但是,历法刚修订完成,明朝就消亡了。清朝入关后,汤若望杉树上疏多尔衮,央求采用新的历法。于是,多尔衮将新历法命名为《时宪历》,且任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担任继续修正历法。


汤若望


汤若望比较知晓近代自然科学,在清朝制造了多种天文仪器,还铸造了大炮等,在北京树立了一座文艺复兴作风的教堂。他在中国写下了20多种天文历法著作,如《远镜说》、《恒星经纬图说》、《交食历指》、《测日略》、《历学小辩》、《浑天仪说》、《火攻挈要》等。


但是,西方历法的传播惹起了一些顽固派的攻击。当时有一位叫做杨光先的人士,多次上疏攻击《时宪历》。四辅臣时期,杨光先又上《请诛邪教疏》,弹劾汤若望,鳌拜竟听信其言,将汤若望、南怀仁等审问,术可成、宋发、朱光显、刘有泰、李祖白等钦天监成员被杀,让杨光先出任钦天监监正。


但是杨光先压根不懂天文,所以他的历法错误百出。康熙亲政后,将杨光先革职,为汤若望平反。由于汤若望曾经逝世,康熙就让南怀仁担任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用西方科学技术改造观象台和仪器,制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并绘图立说。南怀仁进步了中国天文仪器的精密度,进步了科研水平。


南怀仁


康熙末年,发作了“礼仪之争”,罗马教会请求中国教徒放弃尊孔祭祖等传统习俗,遭到了中国士人的抵御。康熙多次写信和罗马教皇沟通,请求天主教会必须服从中国的礼仪,但罗马教皇独断专行。于是康熙采取强硬措施,将不尊重中国文化习俗的传教士赶出中国。雍正继位后,进一步采取强硬措施,将一切传教士都赶出中国。


当然,其中的例外就是钦天监的传教士,他们继续为清朝制定历法、天文仪器,但是遏止传播宗教。到乾隆时期,钦天监任用的洋人相继不绝,其中戴进贤、徐懋德、刘松龄、傅作霖皆赐进士及第。直到1835年,最后一名西洋监退休返欧,清朝才以汉官担任该职。


二,中国科技的新突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技术大国,但是在科学上却长期停留在萌芽阶段,未能产生成熟的科学理论。到清朝前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等技术都展开到了传统的高峰,但是科学展开远远落后。不外,遭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天文学都取得了严重的突破。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


在天文学方面,明朝初期采取了打击政策,所谓“国初学天文有严禁,习历者遭戍,造历者殊死”,因而明朝天文学堕入停滞,主要沿用元朝的天文历法。明末,传教士传入了第谷的天文学系统,编译了《崇祯历书》。不外该书维护天主教会的“地心说”,因而曾经落后于欧洲天文学了。清朝前期,传教士都没有将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传入中国。


第谷的地心说体系


不外,随着西方天文学传入,先进的天文计算措施、数学学问也传入了中国,推进了中国数学的进步。在明末,《几何原本》等西方著作传入中国,也推进了中国数学的进步,《明清文化大观》说:“传统数学走向低谷的时分,西方教士利玛窦首先来华,一方面传播教义,一方面传人西方的科学以及数学学问。”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数学家在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之上,学习西方数学,研讨天文学,呈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学者,例如薛凤祚、王锡阐、梅文鼎、明安图等。


清朝前期还不时组织编撰新的天文历法集成。康熙年间,康熙掌管编撰了《律历渊源》,此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历象考成》《律吕正义》和《数理精蕴》。《历象考成》采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天文学体系编撰的历法,其精度比《崇祯历书》有所进步。《数理精蕴》被誉为百科全书,该书总结了中国的传统数学,又吸收西方先进数学理念,推进了乾嘉年间数学研讨的高潮。


《数理精蕴》


农学是中国四大传统科学技术之一。明朝末期,西方农学传入中国。徐光启将西方农学和中国传统农学分离,写出了《农政全书》等著作。清朝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推行,因而农业技术抵达了古代的巅峰。1742,鄂尔泰等编撰了农业技术著作——《授时通考》。在清朝初期,中国的粮食单产量抵达古代之最。


在传统医学上,当时中国的医学曾经展开到了完善和成熟阶段,呈现了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并称“温病四大家”。乾嘉年间,医学家陈念祖为了将医学提高化,他汇编了《陈修园医书72种》,大大推进了中医学的传播。


清代前中期的医学展开,呈现出一个比较虚无缥缈的局面,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理论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沉淀,至此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论述,抑或临床各分科的实践诊治措施,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与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还略胜一筹。特别是温病学派构成,在治疗传染性热病方面,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措施的鼎力推行,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绚烂的一页。次如解剖学的改造趋向,也阐明了中医学在努力寻觅新的突破口。——《中国医学通史》


与此同时,西方解剖学、血液循环学说等也传入了中国,清初刘献廷研讨过人物图说等西方医学著作,乾隆年间的王清任写下《医林改错》开端注重解剖学,此书是理论分离临床的模范之作。


三,清朝的天文测绘和对世界的了解


清朝前期,世界形势发作了庞大的变更,而明清两代长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因而对全球的变更知之甚少。但是,遭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有限的对外贸易,清朝依然能够对世界有初步的了解。


清朝前期呈现的《坤舆全图》


早在明朝末期,利玛窦就将世界地图传播到中国,并在1602年制成了《坤舆万国全图》,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心理,利玛窦特意把南北美洲绘在亚洲的东面,以将中国置于中心位置。但是,该地图并未得到大多士大夫的认可,因而并未传播开来。明末清初还有传教士绘制了《海外舆图全说》《万国全图》《坤舆全图》等,此外还有地球仪传入中国。


康熙年间的地球仪


到了清朝,在学习西方先进地图测绘技术、天文学技术和数学学问的基础之上,开端绘制全新的地图。康熙帝从西方国度置办先进的天文仪器,延聘西方传教士配合到全国各地,选择了641个控制点中止测绘。经过精密的测绘,最终绘制出了中国古代第一幅精密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


此次测绘地图开创了许多先河,例如初次采用三角测绘技术,初次规则经线1度弧长为200里。经过大量的测绘,人们对西藏、西域有了新的天文发现,例如珠穆朗玛峰初次被标注于地图之上,比英国在此撤回早了135年;初次在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测绘,证明了黄河、长江均发源于青海;初次绘制库页岛的地图等。李约瑟评价为“亚洲当时一切地图中最好的一份。而且比当时的一切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乾隆帝在康熙的基础上对西域中止了测绘,制造出《西域图志》。乾隆时期的清朝全图曾经将南海诸岛划入中国地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初次。另外,雍正帝阻止绘制了十排《皇舆图》,这是中国人绘制的第一幅亚洲地图。乾隆则在雍正的基础上组织绘制了十三排《乾隆内府舆图》,改图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红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是中国人初次绘制出亚欧大陆地图。


十排《皇舆图》


从一系列的史料来看,清朝对当时的西方各国也存在一定水平的了解。清朝曾经认识到英国是西方霸主,并且占领了世界多个中央。从清朝前期的奏折来看,清朝官方对英国的天文位置,距离远近都是比较了解的。清朝对美国也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美国没有国王,而且总统四年一换。从乾隆时期的一些档案来看,他对法国大反动,拿破仑战争也了解一些。


对美国的描画


《事略说》对英国的引见


清朝中期,航海家谢高傲清游历了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等国,一路上记载了当地的地形地貌、贸易往来、风土人情、技术改造等。1820年,他在杨炳南的辅佐下,整理出了《海录》,这是第一本引见西洋各国的天文著作。《海陆》也成为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后来《海国图志》资料的重要来源。


总体而言,清朝对西方国度有一定的了解,也在不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的影响,清朝的对世界的了解依然是有限的。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才真正完成了开眼看世界。不论如何,清朝人曾经试图了解世界,追逐世界的努力不能承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万奢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万奢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上海万湖珠宝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共和新路4727号新陆国际大厦1003-1007室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沪ICP备11005343号-12012-2019
万奢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宝山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