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夜读书,古人布置性灵的“良方”

2023-3-17 16:34|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114| 评论: 0

摘要: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读书焚香是古人用香重点之一, 古人书案上除了书、纸、墨、笔、砚, 还总放置一具精巧的香炉,为书斋营造静气宁神的闲适氛围。很多文人都喜欢读书时焚香,朱敦儒自 ...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读书焚香是古人用香重点之一, 古人书案上除了书、纸、墨、笔、砚, 还总放置一具精巧的香炉,为书斋营造静气宁神的闲适氛围。


很多文人都喜欢读书时焚香,朱敦儒自称“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陆游喜欢“清夜焚香读楚词”,读书佐以焚香,岂但能保有神智“清心悦神”,心胸“畅怀舒啸”,还可提振肉体“辟远睡魔”利于读书。



陆游对香十分痴迷,他在《焚香赋》中宣称要与香做朋友:“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日常生活中与香为友,能缓解公事忙碌的压力,将诗人从世俗的尘世带入诗意的境地。陆游曾作诗日焚香读书戏作》,描写于书斋之中焚香读书,寻求山林隐逸的悠然场景:


世事无故自纠葛,放翁隐几对炉熏。好官何恨输玄保,奇字犹须属子云。婆律一铢能敌国,水沈盈握有兼斤。闭门莫怪常整天,不是高人不遣闻。


古时文人所用熏香多为香丸、篆香。黄庚《寒夜即事》云:“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万籁沉寂的寒夜, 陪伴诗人黄庚夜读的就是一炉篆香。


篆香也称 印篆香 印香、香篆等,是将各种香药研细成散末,依据香方的比例混合,用香范为模,压印出各种图案熄灭。 宋代《陈氏香谱》记载了宋代皇子读书熄灭的印篆香方——“资善堂印香”:


栈香三两、黄熟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叶一两、沉香一两、檀香一两、白茅花香一两、丁香半两、甲香三分(制过)、龙脑三钱、麝香三钱,右件罗细末,用新瓦罐子盛之,昔张全真参政传,张德远丞相甚爱此香,每一日一盘,篆烟不息。


据文献记载,资善堂为宋代皇子就学之所,因而将用在书院学堂熄灭的香命名为“资善堂印香”。资善堂印香在宋人文人之间十分盛行,相传宋代宰相张德远尤爱此香,日日一盘,整天篆烟不绝。


香篆点燃后,烟火回旋往复,连绵不时,颇有幽趣。华岳《香篆》:“轻覆雕盘一击开,星星微火自徘徊”,瞿佑《香印》:“萤穿古篆盘红燄,凤绕回文吐碧烟”,均描写了熄灭篆香的意趣。


“打香篆”作为特地技艺,需求手上功夫, 袁枚《题何兰庭红袖添香图》云:“读书要学烧香法,耐得时间细细添 ”。线香发明后,让焚香一事故的容易操作,明代《猎香新谱》记载了可制成线香的“窗前省读香”:


菖蒲根、当归、樟脑、杏仁、桃仁各五钱、芸香二钱,右研末,用酒为丸,或捻成条阴干。


窗前省读香,专供文人焚于书斋之中。读书作文时若有倦意,焚熏此香可酣畅心神,提振肉体,不思睡眠。


“长日乐清旷,焚香读异书 读书伴以焚香,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清适之乐,花晨月夕焚香烹茗,手执一卷,盲目心开目朗,神清气爽,妙趣横生。


明代文人陈继儒更是将读书 焚香视为日常清福,其《岩栖幽事》中说:“掩户焚香,清福己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悦选香茶好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万奢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万奢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上海万湖珠宝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共和新路4727号新陆国际大厦1003-1007室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沪ICP备11005343号-12012-2019
万奢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宝山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