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美团队 酒斟时,须满十分。 若用一句诗词来譬喻饮酒时应带的洒脱与豪情,苏轼这句作于他壮年时分的词,再合适不过。 当代作家蒋殊也谈:一饮而尽之时,对方清澈可见的,是你的一颗心。 在山西出生长大的蒋殊,对山西汾酒有着真切的感情。不止是因故乡之思,更是因那随着汾酒清香而来的轻柔曼妙的有关情感、人文以及理想的千丝万缕。 饮酒,童趣、意趣 幼年时的蒋殊,酒之于她,尚且还只是父亲的爱好品而已。每到年节时分,蒋殊便可见父亲向母亲斟酒,尽管母亲从来没有痛快喝下过一杯,但这段有关酒的记忆却这样深植进了她的内心,成为她对酒的“真情”印象的第一次奠基。 待蒋殊长大,父亲斟酒的对象,便成了她。在父亲殷切的眼神下初尝酒的蒋殊,对酒口感的初印象算不上好,但父女之间的传承总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基因还是意趣。其后的年岁中,蒋殊饮下的酒无一是在一片情致盎然中进行。 ▲获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度“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先进个人 “尽管,一直也没觉得白酒有多好喝。才发现,种种场合喝的不是酒,是气氛,是真诚,是情绪,是友情,是情怀,更是文化。一饮而尽之时,对方清澈可见的,是你一颗心。更一直以为,举到你面前的酒,一推,便推掉情份。” 蒋殊写饮酒的真诚与自然,也写下饮酒时最不讨喜的虚伪与矫饰。 ▲获“赵树理文学奖” “醉不怕,独醒者也无妨。酒这浓情之器,却最惧把它当作了贿赂品与工具。” 能够豪气饮酒的人,始终能够真正享受饮酒带来的乐趣,而非负担。饮到尽兴处,往事不知多少梦。 而身为山西人的蒋殊,在饮过众多浓香酱香凤香米香酒后,也变得像大多数山西酒者一样,独留一款汾酒的清香。 清香汾酒 是历史,也是文化 常年往返于汾酒厂的蒋殊,对于汾酒的故事,早已熟稔于心。 从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的甲级大奖章,到杜牧诗中的遥指杏花村的牧童,到从夏商时代就开始不断流传的千余件酒器,蒋殊笔下的汾酒,洋溢着一种古朴原始的热情,震颤每一个来到此地探寻美酒故事的旅人。 若从历史的遗迹开始追溯汾酒的起源,最早要到迄今约一千五百年前的魏晋时期。 那时的杏花村,是那个混乱割据的年代中,饮酒者的“桃花源”。随后杏花村的古老酿艺,经过唐、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中匠人的沉淀与改良,最终凝聚为独特的“清蒸二次清”工艺。 而若从中华文明的角度探秘汾酒文化之宗,在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的杏花村遗址中,也能从中窥见岁月变迁的痕迹与文明发展的荣耀历程。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汾酒酒液淌过的地域与时光,滋养了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或是诗歌,或是传奇。 然即便是隐匿于华夏文明浩瀚文牍之间的只言片语、短章醉墨,汾酒的清香,也依然飘过了千年,流转至今,始终在这一广袤的大地上暗香浮动。 汾酒清香 是柔情,更是豪情 与众多初来汾酒的文人不同,蒋殊对汾酒的情感已从最初的惊叹、感悟,更多地转移到了对汾酒人的敬佩。 “一直觉得,一个企业能否成功,文化是关键。而文化的关键,要看人。” 多位汾酒人对汾酒的热爱与骄傲,对汾酒种种细节的如数家珍,都令蒋殊对汾酒生出了更加温暖的崇敬感。汾酒人的文化涵养是一方面,汾酒人的热血拼搏则是另一方面。 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提出,要在“十四五”末进军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目标。并且不仅仅是销售收入进入前三位,而是重要经营管理指标均进入前三位,同时要带动整个清香品类成为白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极。 在汾酒“旧”与“新”的碰撞中,打磨出了汾酒的优质品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作家笔下的感动与震颤,又何尝不是广大钟爱汾酒的消费者的动情。 举杯饮下一杯汾酒,是他们对汾酒文化的归属认同,也是汾酒复兴使命的真情回复。从2017年起,汾酒的销售增长,便在一路疾驰。以文化战略为引领,汾酒在消费市场上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汾酒速度”。 这是属于企业的拼搏,映照着一个集体齐心协力、同甘共苦的理想主义光辉。而这份令人心潮澎湃的拼搏,更让汾酒的清香多了一份天生自然的壮烈豪迈。 “那不浓不淡的纯净清幽之香,正怀着新的激情与梦想向你靠近。你的味蕾,也一定款款地,款款地燃烧起新的希望。” 闻香而来吧,请你喝汾酒! 作者简介 蒋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影像文化期刊《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神灵的聚会》。《阳光下的蜀葵》获得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微小说《自己的墓葬》获得第七届《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部分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及随笔年选,散文《故乡的秋夜》入选2014年苏教版高中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