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腕表行业的资深从业者,经常会有朋友来向我讨教购表指南,大多情况下,我都会问清预算与喜好风格,划几个重点,让他直接去表店里去挑试戴,自己去做这个决定。毕竟,日常接触的这些腕表品牌,或是拥有深厚的历史,或是行业新晋明星,个体之间的差别不会有多大。购表嘛,更重要的还是那一份眼缘,就像女朋友一样,一眼看中,便是终身。 这个月,又有个朋友过来找我聊表,显然他是做过不少功课,心头爱是什么声明赫赫的“绿水鬼”,对于它的一应身世背景如数家珍,甚至3135马上要被3235替代这种坊间传言都有所耳闻,在我看来,他已经没有什么纠结的事情,只是在考虑何处为“剁手”之地,但是当我谈及,我们一位共同的朋友就戴着一只绿鬼,却看到了他明显的迟疑。想必,未来可以预见的撞表影响了他的决策。 回想起来,比我年长一些的那代人,似乎对于撞表或撞衫并没有如此强烈的抵触感,在他们的年代,腕上的北京、海鸥或是欧米茄,相似度几乎可以达到80%,他们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能被更多人认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这一产品的品质保证,实用为王在他们看来是第一要务。然而也就是二十年的光阴,风向突然转变,上世纪七十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自由主义风潮,突然成为我们做出选择的决策性因素。 诚然,新时代有着新时代的特色,我也非常赞同这种个性化,面对 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抱残守缺只会自取灭忙。记得一次采访飞亚达的潘总,聊起了关于年轻人在购表中的选择“也许我们的产品定位仍然是过去的年龄层,但是面对消费群体却与5年前、10年前是截然不同的”。 也许以往的消费是70后,不过今天,80后已经成长为具有足够消费能力的中坚力量,他们和70后在成长、教育、生活方式等问题上都有着更浊特的思考方式,这也促使我们们这些院表品牌需要转变自身的销售理念。” 我深深地认可他的理论,如今,80后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也在用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身体力行的改变着这个社会。 “特立独行、 不随波逐流”成为了我们新时代的标签,在长辈们看来无关大准的撞表也成为了更多购表者决定中关键,于是腕表品牌也在努力地进行着应对。著名的品牌、经典的系列仍然是常青树,毕竟盛名之下绝无虚士,它们仍然保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不过为了适应更加多元化的消费者,盘面配色的多姿多彩、表带材料的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了近两三年司瑞士双展中一项颇为明显的风向标:甚或一些历史悠久、坚守传统的制表品牌也加入到这一潮流之中。所以:也许对于消费者而言,撞表?是个问题。但是对于钟表品牌而言,撞表?不,相信我,不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