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erai沛纳海无疑是21世纪手表的目标性品牌,不管推广方法或商品特征都有可观的地方,它的陀飞轮表亦异乎寻常,采笔直方向旋转,每分钟转两圈,完全不相同凡俗;当然也有人说它底子不是陀飞轮。但是从精力层面来论,它不断寻求立异与前进的理念,与陀飞轮不约而同。
△标准参数
直径48mm陶瓷表壳,专利表冠护桥/时刻指示、日夜指示、独立秒针、反面储能指示/
P.2005 S手上链机芯,储能6日,377枚零件,31石,笔直工作陀飞轮/蓝宝石水晶镜面、通明底盖
编号528的Lo Scienziato Luminor 1950 Tourbillon GMT Ceramicass在2013年推出,军规式命名让它看来又臭又长,简言之,这是一款以陀飞轮留念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表款,表名开宗明义就写了“科学家”,而古往今来的科学家里,跟伽利略齐名者确实不多。
△罕见的24小时指示
罕见地附上24小时指示,寻常陀飞轮上很少附上这项功能,除非是计划再附加万年历,很有或许是为了表盘的平衡感而规划。
这款表选用直径到达48mm的陶瓷表壳,里边装置PANERAI在2007年宣布的P.2005/S陀飞轮机芯,这是一系列克己机芯中十分重要的样式,由于它选用了共同的笔直工作陀飞轮擒纵,同时联系了三发条盒长达6日的长储能、第二时区功能,很有趣的一点是,它也像传统陀飞轮相同不跟日期指示共存。这枚机芯研制时刻约为5年,严格来说,基础机芯约为3年,而陀飞轮构造则耗去额定2年,三发条盒是PANERAI偏好的动力渠道,或许有共同的原因,也或许仅仅要刻画品牌特有的形象。
这枚机芯以377枚零件构成,相对于它的功能来说,零件数量十分高;明显规划当然也依据PANERAI的特征做了剖析,直径大到16-1/4法分,适当于36.6mm,算是首届一指的大尺度手上链机芯,厚度也到达10.05mm,但在P.2005/S上机板及桥板是镂空处理,因而看来不会显得粗笨。事实上,PANERAI的克己机芯投影面积中有极大部份用来安放那三枚发条盒,别的部件占的方位本来不大。
△笔直陀飞轮全国仅有
只有沛纳海制造的笔直陀飞轮,摆轮透过伞齿与第四轮衔接,两者旋转方向差了九十度,肯定独家的规划。
这枚机芯选用了笔直工作方法,第五轮与擒纵轮事实上不绕着第四轮转,它的方式格外,本来是整组擒纵构造透过伞齿,转换了旋转方向,所选用的无疑是近代的规划方法,也就是说,假如没有计算机辅佐仿真,这枚机芯底子不或许规划出来,它的科技性情可想而知。
或许由于它有三发条盒,因而即便在28,800转的高振频下仍有6日储能,十分不容易,但无可讳言,正由于它的擒纵构造笔直工作,因而就算压薄机芯厚度也没有意义,机芯最终厚度取决于摆轮的尺度,所以它没有用上大尺度摆轮,在着重“制表技艺”的现代,即便很多附有精细可调螺丝的摆轮观赏性远高于实用性,PANERAI还是选用了光摆,适当契合军事化的品牌特性。机板及桥板都镀以黑色,并非着重是不是全手工打磨修饰,但看来手工质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