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和异姓功臣爵位两种,按例,宗室爵位除了铁帽子王以外,其他的都是降级世袭,即亲王子袭郡王爵,郡王子袭贝勒爵,如此等等。异姓功臣爵位却是世袭罔替的,子孙后代承袭的爵位不会变。有时就算是因罪被革,其爵位也会被保留下来传给后一代。 比如开国功臣额亦都,爵封一等公,他子孙就可以永远承袭一等公爵。就是汉臣也是如此,像范文程爵封一等子,这个爵位就世袭了两百年,其他如施琅、曾国藩、李鸿章等,也都是如此。 清代汉臣中第一个获得高等爵位(公侯伯)的是张廷玉,张廷玉的名气很大,这里对他的简历就不多做介绍了。很多读者认为张廷玉的三等伯爵是雍正皇帝封的,御史查过史料,其实是乾隆三年时获封的。但是张廷玉的伯爵却没有世袭罔替,仅一代而止,那么他的三等伯爵为何没能传给子孙后代呢? 张廷玉在乾隆时期的官衔为“经筵日讲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世袭三等伯”。乾隆四年张廷玉主持修撰《明史》告竣,署的就是上面的官职全衔。 可以看出,张廷玉在乾隆三年获封三等伯爵时,已经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荣誉。此外,张廷玉还有另外一个汉臣所独有的特权——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是雍正在遗诏中特意注明的,比起三等伯爵,配享太庙的荣誉就要高得多。有清一代,汉臣中也仅有张廷玉一人获此殊荣。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显然张廷玉世袭罔替的特权也是让乾隆皇帝给收回的。事实上情况要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张廷玉失去的不仅仅是世袭罔替的伯爵,他历经康雍乾三朝所得到的所有荣誉,几乎在乾隆十三年至十五年这两年间,被剥得干净干净。 事情还得从乾隆十三年说起。 乾隆继位以后,由于初掌大权对国家事务尚不熟悉,依然要倚仗张廷玉、鄂尔泰两位元老重臣。但张、鄂两人由于权力之争、满汉矛盾引发一系列的争斗,当时称为张党、鄂党,即所谓的党争。 尽管两党之争尚在可控程度,但已经多多少少触及到乾隆的皇权。因此乾隆皇帝一方面尽力控制朝局,另一方面又极力培养年轻一代官僚,这一时期满洲贵族中就先后出现了讷亲、傅恒等人,汉臣中也有刘统勋等人蓄势待发。 乾隆继位的十余年间,总体的执政风格偏向宽松。但乾隆十三年,随着富察皇后的去世,乾隆一改春风和煦的执政风格,打击张、鄂两党,并采取严厉手段整饬吏治。 此时的张廷玉已是77岁高龄,向来以谨慎著称的他知难而退,向乾隆提出了退休报告。本来张廷玉辞职对乾隆来说也是好事,但张廷玉因为受到乾隆的排斥,生怕他取消配享太庙的这一资格。 于是张廷玉又当着乾隆的面,说配享太庙是先帝爷留下的遗诏,希望皇上能遵守诺言并出具一个手谕。我们搞不清楚,一生小心谨慎的张廷玉怎么会如此糊涂?这不就是表明自己信不过当今的皇上吗? 乾隆帝很生气,但后果并不严重,乾隆当面批评了张廷玉一顿,准许他辞职并承诺他死后仍可配享太庙。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结局也不算太糟糕,虽然不受乾隆待见,但该有的待遇还是一样不少。 偏偏张廷玉又犯了一个错,这一次乾隆终于忍不住了。按照清代的惯例,大臣提出辞职后皇帝批准,第二天就应该要当面谢恩,和皇帝作一个告别。可是张廷玉却以病为由,让儿子进宫谢恩。在乾隆看来,这是大不敬,君臣多年难道连这点情分也没有了吗。 盛怒之下的乾隆说:“在为臣者预存一奉身而退之念,则将匪国是恤,惟身是图”,对其严加议处,并不许他辞职回乡。不得已,张廷玉马上进宫面圣,结果又被乾隆痛批一番。 二年后,即乾隆十五年,君臣关系略有缓和。张廷玉又上书辞职,乾隆皇帝这一次没有为难他,谕准告老还乡。正当张廷玉收拾停当准备回桐城老家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乾隆的皇长子永璜去世。 皇子去世如果不是太子,大臣们最多就是表示下心意,到府上祭奠一下就行。可是张廷玉原先是上书房师傅,名义上是永璜的老师,有了这层关系,就和一般的大臣不同了。按例,张廷玉必须要过了永璜的初祭才能离京,而他却上书乾隆准备南归,这下又惹怒了乾隆,而且后果很严重。 乾隆认为张廷玉作为永璜的老师,此举实属无情无义,况永璜又是皇子刚刚还追封了定亲王,这是有意蔑视皇室。盛怒之下,乾隆大发厥词,把张廷玉贬得一文不值,说他“仅以缮写谕旨为职,此娴于笔墨者所为优。朕御极十五年来,伊则不知进退,毫无建白、毫无赞襄……” 乾隆下旨,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荣誉,其三等伯爵取消世袭罔替的资格,免治罪。到了这个地步,张廷玉已经是名誉扫地,他不得不谢恩灰溜溜地回到了桐城老家。 后来,张廷玉又受门生朱筌的牵连,被乾隆抄了家,历来恩赐的御笔、书籍,以及寻常物件,全部追回。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去世,乾隆最终还是遵守先帝遗诏,准其配享太庙。张廷玉九泉之下,总算也能闭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