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作文材料,就是在说我们处理写作材料的方法。许多同学抱怨找不到材料或者材料太普通,无法写出好的作文。其实,我们本身的积累并不少。小学到初中,学过的诗文有数百篇,还有自己读过的小说,仅仅是初中教材指定的就有12本,且多为长篇小说。 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如果我们能通过一些方法处理一下,就能让这些材料显得起伏摇曳,不仅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论证的观点,并且还能展现个人的才华。因此,将材料处理好,可以使平淡无奇的材料引人注目,也能够让我们的积累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当然,剪裁作文材料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两条,一是详略得当,二是突出主题。有了详略,文章才不至于平淡,才不会让人觉得分散,才能够突出中心,这一点我在第一讲时就说了。而我们使用任何材料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中心,唯有把中心突出了才能把这些材料用得恰如其分。 因此我们运用材料时就不能照搬材料,要依据文章的中心进行取舍、进行加工。特别是你在引用一些读过的文章或小说时,切忌不可大段照搬或复述文章内容,而是要表达出自己的认识,让文章为己所用。 孩子在写作文。 一、运用积累,丰实文字运用自身擅长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的同学擅长跳舞、有的同学擅长绘画、有的同学擅长做机器人、有的同学擅长手工……,这些擅长的东西一定是你非常熟悉的东西,你去写这些材料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那这些材料就会是你写作最好的素材。 但你在运用这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表现的过程需要完整、细致,但注意描述过程是要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复述内容或阐述专业知识。例如作文题是《宽容》,你用自己跳舞的经历为材料来写。 可以这样写——写自己原本觉得不是跳舞的材料,因为总是出现失误,但老师一次次宽容了你的失误,让你渐渐有了自信,也有了继续跳下去的动力,最终进步。你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详细表现老师的专业指导,写一堆专业的舞蹈术语。 尽管这些应当是你的真实经历,但用在作文中却会冲淡你的文章主题。同时,描写的内容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但要适当结合外面的环境以及积累的内容,多一些角度的描写,让你的文字丰满充实。 例如写一段对话,如果单纯地写语言,会让人感到单调无聊。但如果你增加一些相关的描写,如动作、神态等等,对话不就显得生动起来了吗?如果你在对话中增加一些背景,表现一些你所积累的相关文化知识,对话不就有了内涵了吗? 写作要运用积累、丰实文字。 我们先看下面这一段例文:
《羚羊木雕》 这段文字节选自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这原本也是我们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我们发现这里写的是围绕一个羚羊木雕,“我”与妈妈之间的冲突。文章是以语言描写为主的,但是作者加上了妈妈及“我”的神态、动作,你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步步进逼,我越来越紧张难过。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让原本普通平淡的对话显得越来越严厉,冲突越来越激烈。其实这类的描写在我们的课文中比比皆是。 我们再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一例:
这里一句简单的话,本身就值得品味。为什么阿长将《山海经》叫做“三哼经”?因为她不识字,那一个不识字的妇女去书店买书,说明阿长一定将孩子告诉她的每句有关《山海经》的话都牢记在心。那么,对于大人不在意的孩子,这是何等可贵的关心。 作者后面所写的心理描写,恰恰表现自己内心的激动,而“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在前后都出现了,可见印象之深。在这话前面还有一段外貌描写,写阿长穿着新的蓝布衫,她一年到头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回家并且换了新衣,但依然念念不忘给孩子买书,同样可以看出对孩子的重视。 阿长与《山海经》 我们再来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作文片断,作文题依然是以前面所说的“闲”与“不闲”为话题: 1、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当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官场中明争暗斗之时,他早已“夜饮东坡醒复醉”,开辟了一块精神田园。他看到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听到了“穿林打叶声”,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这里,他养成了豁达的精神,培育出淡泊的心灵,与世无急。可他并没有停留在一直“白日放歌须纵酒”。 在杭州,虽不能直接在朝廷中报效祖国,却能够在地方治理西湖,造福一方百姓。修建苏堤使泥沙俱下变为山清水秀。他虽在性情上做些“不相干”的无用之事培养出淡泊开阔的胸襟,但也能够用实干与行动,努力做好社会工作,承担应尽之责。 2、人生中不能没有趣味,没有趣味的人生是灰暗的,而有趣味的人生会充满力量。苏轼在被贬谪黄州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放弃,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的人生是充满趣味的,因为他有理想,有追求。他在心情、处境灰暗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他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们发现,这两段文字所用材料一样,所体现的中心也是一样,就是人生要做一些闲事,得到一些趣味。但是两段文字的优劣可以说一目了然,第1段文字能够巧妙地化用苏轼的诗句,具体写出了苏轼如何在“闲”中表现出淡泊开阔的胸襟,并且能够在“闲”中为民造福,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2段文字虽然也提出了对未来的希望,有理想、有追求,甚至也提到了苏轼的诗。但是为什么效果不好?是因为文章没有具体地描写苏轼的趣味在哪里,理想在哪里以及他如何去追求的,或者说根本没有把引用的诗句与苏轼的具体行为联系在一起。 如果文章能写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仅是眼前之景,写的也是苏轼曾经经历过的人生波折,但面对波折,他依然平静,写出“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诗句,这是否能够表现出他人生的趣味?他面对平静的月光时,依然写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句子,并非每夜都有月,更不会每处都有竹柏。只要心中有月,心中有竹柏,都能共享这番平静,是不是可以表现出苏轼直面困难,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这也就是我前面所强调的,引用材料,使用积累,不能简单照搬,而是要经过自己的加工,围绕中心,突出相关的内容。 引用材料要经过加工。 二、对比变化,波澜起伏作文并非不可直叙,我们看《桃花源记》是经典的古文,不就是按时间顺序直叙而来的吗?但是,平铺直叙是写作的大忌,文章要有起落、有变化才能引人注目。《桃花源记》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陶渊明在写作时有变化,有起落。 例如:当渔人先见到小山时,“初极狭,才通人”,后面“豁然开朗”之后,就是一片“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就是环境的变化。后面写源中人的热情,“设酒杀鸡作食”,但了解了外面沧桑变化后,“皆叹惋”,并且在后面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就是情绪的变化。 甚至于太守谴人随渔夫去了没有找到,刘子骥这位“高尚士”寻找未果病终之后,“后遂无问津者”,人们就把这里遗忘了,这就是态度的变化。有了变化,才能让阅读者的反应有所变化,才能真正抓住读者的心。 要形成这种变化,文字就要有对比。对比首先来自于详略的变化,比如说《桃花源记》中,写渔人进入山洞时,没有详写那个山洞有多高,路有多窄,只以一句话带过,却详写了源中的景象,详略一对比,不仅交代了这里可以与世隔绝多年不被人发现的原因,重点表现了这里与外界乱世截然不同的情景,才让“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深入人心。 当然,我们还可以有感官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动作的变化等等。例如,《紫藤罗瀑布》中,作者开头写紫藤罗繁盛如瀑布,后面写了花的欢笑,不就从视觉变化到了听觉吗?后面写花的香气,又说香气也是淡紫色的,不就从嗅觉变化到了视觉吗?有了变化,文章就有了起伏。 我们也可以选择生活中不同的画面,如同电影中镜头的切换,最终形成变化。《桃花源记》也是这种写法,从桃花林到那座“仿佛若有光”的山洞,再到一望无际的源中美景,这就是不同画面的切换。这种手法,我们在古诗文,可以说屡见不鲜,甚至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都能发现。 《桃花源记》 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几段古诗文,看看古代的诗文大家们是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让文章变化多彩的:
在这段短短的文字中,我们就能读出心理的变化。“忘路之远近”,此刻的渔人必定是迷茫的。但是当他遇到桃花林后,详写出桃花林的艳丽,这对于身处乱世的渔人来说,是难得一见的景色,文章又表现出惊奇。 而后面“复前行,欲穷其林”,想看看这片桃林究竟有多远,于是又多了一分探寻之心。短短数十字,心理就有了如此多的变化,尽管文章是直叙,依然引人心动。
这段景物描写也非常简短,但同样有着变化。“隔篁竹”、“伐竹取道”,包括下文的“青树翠蔓”都在写潭边植被之繁密。但小潭“水尤清冽”,给人以舒畅的感觉;而“全石以为底”,让你能一览小潭的全貌,密中有舒,让人觉得平静。 但岸边奇形怪状的各种石头,又让人觉得高低错落,又有了动的变化。作者再放眼四周,再以繁密的空间衬托这片石潭带给的清静的可贵,如果把“青树翠蔓”放在开头,必然会削弱这种效果。
《小石潭记》 这段文字更短,但就有了动静的变化。因为“千丈见底”“直视无碍”的景象,是不可能在风急浪高的情况下见到的,此时的河水必定是非常平静的。但随即转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动景,就是把不同的画面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动静的变化。 同时,下文以动写静,写静止不动的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水的变化,就为下文以动写山做好了铺垫。可见,我们文章中的变化,也需要从全局来考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这首诗歌同样有着动静的变化,“夜泊秦淮近酒家”,酒家中还传来商女的歌声,想必是极其喧嚣的。但是开头写环境,却极其的冷峻,因为诗人就是要表现在这种喧嚣的环境中的冷静的思考,同样也为下文点出繁华背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我们写文章,变化同样也是要有着全局性的考虑。
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思考,黄鹂的叫声仅仅是在最后诗人看到绿阴时才出现的吗?应当一路相伴才对,可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在提到?这是因为,前面诗人写“小溪泛尽却山行”,溪虽尽但游兴不减,但一路上风光大好与之相伴正好,然后从视觉再添上听觉,就把这种美好的心情扩展得更深了。 杜牧《泊秦淮》 我们再来看现代作家笔下,如何让文章发生变化对比:
在这段文字中,鲁迅先生运用了许多感官,开头有嗅觉、触觉,然后写视觉。开头的嗅觉、触觉让我们感到了水乡的清新美好,而后面的视觉则表现出了“我”内心的急切,甚至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但后面传来笛声,写听觉,再呼应前面的嗅觉,两者结合,再次用水乡的美好让“我”的内心沉静。 于是,即使发现了前面认错了,心情也不再焦急了。后面,戏台果然出现了,而且是如画中的仙境一般美好。从这里我们发现,不同感官的变化也可以互相呼应,并且同样也可以与情节的发展相互联系,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的整理设计。 鲁迅《社戏》 我们再来看一篇例文,就是上面比较阅读中第1篇文章的完整稿。 心向隐士,行则君子
让生活慢下来,不汲汲于名利,这在当今社会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们在精神上要培育隐士般闲适淡雅的情怀,而在实际上我们也同时需要付出实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永远不会性情疏懒,逃避责任。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当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官场中明争暗斗之时,他早已“夜饮东坡醒复醉”,开辟了一块精神田园。他看到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听到了“穿林打叶声”,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这里,他养成了豁达的精神,培育出淡泊的心灵,与世无急。可他并没有停留在一直“白日放歌须纵酒”。 在杭州,虽不能直接在朝廷中报效祖国,却能够在地方治理西湖,造福一方百姓。修建苏堤使泥沙俱下变为山清水秀。他虽在性情上做些“不相干”的无用之事培养出淡泊开阔的胸襟,但也能够用实干与行动,努力做好社会工作,承担应尽之责。 同样地,杜甫寄情于山川流水,却能国家受难时呼吁人民奋起反抗;徐霞客虽放弃科举游山历水,却也著成流传千古的《徐霞客游记》,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君子。 相反来看,现在的许多人为了满足欲望而懈怠放松,虽能使内心充实却无法立足于社会,这样的充实是真真切切无用的,就如一个装满垃圾的垃圾桶。就如曾国藩所言,世上大多的恶来源于懒。 至此,我们就将“做无用之事”分出了等级,闲而玩物丧志,是为下品;闲而独善其身,是为中品;闲而兼济天下,是为上品。我们精神需要培养不为功利忙碌的淡雅,让生活慢 而有味,让性情开阔旷达。实际上,也需要承担责任做好应尽的工作,完成志向,用实干造福人类社会,这才是“闲”之真谛。 心向隐士,行则君子。 徐霞客 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文章不仅巧妙地化用了苏轼及前人的诗句来表现苏轼从“不相干的事”中得到的人生价值,也在后文对比了不同人的表现,从而论证了“闲”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这种对比,古今相较,有利于我们理解古人事迹对今天的人的作用,了解其现实意义。 当然,文章的论述还可以再清楚一些,“为了满足欲望而懈怠放松,虽能使内心充实却无法立足于社会”这样的说法本身有些逻辑不通。因为懈怠放松只是让自己得到一时的享受,是不可能让内心充实的。并且,《徐霞客游记》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其表现出了很大的价值,也应当有所论述,这样才能真正地表现出自己的论点。 三、巧变顺序,巧设伏笔。如果我们觉得事实平淡无奇,也可以通过结构的变化让这些平淡无奇的事实多一些变化起伏。那就是改变叙述的顺序,或者巧妙的设置一些伏笔,让平淡的文章显得有一些变化。 写作顺序有三种——顺序、倒叙与插叙。有时候,恰当使用不同的顺序,不仅能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有变化,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例如,如果我们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桃花源记》里的故事,就是先写渔人向太守报告,然后回忆渔人所经历的一切,这读起来如同一篇新闻报道。当然,《桃花源记》是不需要改变顺序的,但是一变顺序,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就不同了? 如何改变顺序呢?简单地说,就是把后面的事情移到前面来写,这就是倒叙,如前面所举的把《桃花源记》改变顺序写就是如此。或者把前面发生的事情移到后面来写,就是插叙。例如前面所举的《羚羊木雕》,后面就追忆了“我”与万方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万方如何帮助“我”,以及“我”送出羚羊木雕的经历。 有了这个插叙,不仅对应了上文为什么妈妈让“我”要回木雕时“我”如此难过,也让文章的结构更为紧凑。或者把一个镜头、一个片断放在前面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背影》中开头出现的父亲的背影,这一个场景贯穿了全文,也让文章的结构显得出彩。 当然,如果我们在布局时巧妙设置伏笔,在后面将之具体化,最能彰显布局时的匠心。这里的伏笔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是一种追求与向往。伏笔设置得好,不仅会让结构有变化,也会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说,精彩的侦探小说,都是设置好了伏笔,因为前面的细节描写中,作者已经把破案的线索一条条埋伏在了文章里,然后由主人公一点点地剖析开,这不就是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阅读的快感吗? 当然,无论如何改变顺序、设置伏笔,都需要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结构不会因改变而显得松散。简言之,就是无论你如何变换顺序,设置伏笔,你对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才能把这种方法用好。 写作要巧变顺序,巧设伏笔。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例文: 作文题目: 有人认为,做事要与时俱进,在改变中求发展。也有人认为,做事要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这些言论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改变的赠礼
这篇作文写得很好,开头使用倒叙的手法,这一筐鸡蛋是改变的赠礼,而在结尾处说它“掩不住光彩”,在呼应的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而在文章中,也同样追忆了自己从前的对这个清洁工的种种不理解,从而突出了改变的可贵。 我们可以发现,改变顺序,对于突出、拓展文章的中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篇文章也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文章的重点在改变,但前面的铺垫还是有些长了。如果能压缩一点前面的篇幅,并且在后面,把那“一幅幅画面”写具体一些,不过不仅要写自己对她的厌烦,还表现出她的辛劳,这样为什么改变是否会更清晰一些? 我们再来看一篇文章: 题目: 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请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这篇文章是南京16年的中考作文题,如果单从题目出发,很普通。但是,如果联系上前面的诗句,就有一定的范围,这里的“别人”就有了限制。这应当是生活中的弱者,需要我们关心的人。 我们看看下面这篇例文: 想想别人
这篇文章紧扣题目而来,在立意上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但在结构上却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文章中设置的伏笔。智者给年轻人提出的方法就是最重要的伏笔,与下文年轻人的改变一齐构成了全文的主体。有了这处伏笔,也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波澜起伏。 同时,文中也有些小的伏笔,如智者园林在开头、结尾出现,有喻意,也有升华;智者在与年轻人对话时的笑意,也就为下文情节的变化埋下伏笔。 剪裁好材料,其实关键还是在我们自己是否在写作前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全盘的考虑。有了整体的布局之后,还要细心打磨细节的变化,那样看似平淡的材料才能真正焕发出光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