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提到中国,许多人会有些洋洋自得。是文化古国,有四大发明,有长城、有古都西安兵马俑,有成都蜀国墓。而外国人有许多这样评价中国:没文化底蕴,是山寨产品代名词。 中国至今还不能生产模具钢,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
东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较大。目前,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 “你们德国人造的锅说要用100年,卖出一口锅,也就失去了一位顾客。因为没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别人造的锅,10年20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顾客就得经常来买。你们把产品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不是可以赚更多钱吗?” 有人问德国菲仕乐锅具负责人这样的问题。 朴实的回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深含哲理。菲仕乐锅具负责人回答:“正因为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所以产品质量才有口碑,才会吸引更多人来买。” 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已看到了这块发展中的“软肋”,正在全力推进个行业倡导工匠精神,良好的开端期待能长久坚持出去,一代接一代传承,坚定对品质的信念,终会成就大业,成为百年老店,为世界所敬仰。叶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