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表既包含了很多不可知元素,又包括了被动选择权的价格。 譬如你买一只新表(某牌子某型号),你可以选择品牌,选择型号,选择面盘的颜色、刻度等细节,也可以选择去不同的店铺购买,选择付款时间、付款方式等等。另外,在正规店里购买的全新表,你同样获得店家保证表是行货,所有零件原装,所有配件齐全,这个表没开过、没坏过、没修过,甚至没人摸过(那层膜没揭掉)等信息。 所以,一块全新的一手表,包含了你在购买这块表时享有自由选择权所付的“选择费”和你对这家店信任权所产生的“信任费”,自然是“一手价”。 但到二手就不同了。首先。一般情况下你不知道这只二手表的来路(是否栽赃,是否很不吉利),更不知道这只表是否全部原装,是否修理过,是否换过非原厂的零 件,你也不知道这只表是否被拼装过,壳芯是否配套。 其次,你无法选择款式和面盘等具体细节。如果想要,仅此一只。运气好的话,也可以和老板商量一下换换某个面盘或指针,但这些都是你自己心知肚明的拼装,而且也不可能像在表店那样随便选择这些细节。甚至还要冒着换上的配件可能并非为原厂的危险。 你仔细想想有些运动款为什么二手价格一直不错,就是因为这个款式和型号只此一种配置,没得选。正因为没得选择,才会造成你只要想要这个,就能找到你想的这种黑面奔驰针手表。正是这个原因,反而造成这种单一配置款式的手表的二手价好过有多种配置可选择的Ref.16233和Ref.16234。几乎所有运动款的面盘选择都很小,这也就是运动款保值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大口径和专业风)。 所以说,二手价低的也有道理。 毕竟新旧两者的价格有时候会差很多。每个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这也是一种自由。 再说说为什么劳力士的二手价格相对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力士是一只满身是宝的老虎(台湾某表坛名人的话)——任何一个部分(零件)都值钱。 劳力士的款式单一,某十几年内的产品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零件全部通用。譬如,你拿一个Ref.16233的牙圈到二手市场上去卖,马上就可以变现,因为这个 圈可以配在任何一只Ref.16233上,除此之外一个Ref.16233的表带,也可以配在任何同型号的表上。更重要的是,这些型号都是二手店家手里数量最大,卖得最好的,还有机芯上的零件、把头,都是如此。劳力士近代就只有几个机芯:1570、3035、 3135,其中,3135、3130、3185、3155等几钟以“31”开头的机芯的很多零件都是通用的,其他牌子则行不通。要记住:通用就可以换,可以换就值钱。 相反,你要是拿个GP或者JLC的外圈卖,就几乎没人要了,因为很难找到通用或者适配的表。即使拿个PP的外圈卖,也根本没人要,因为找不到相配合的东西啊!再一个就是这些牌子本身的流通性也不好。你要找个劳力士的金银润,二手市场哪里没有?但你要找JLC的日月星的某个型号,即便等很久也不一定找到。JLC还是 大牌子,其他小牌子舍更不用说了。所以牌子的特色和流通性是相关的,也是相互影响的,这也验证上述的“通用性决定价格”的理论。 如此之外,劳力士不仅型号之间的通用性好,而且本身耐用。这一点,是许多其他牌子望尘莫及的。几十年前的表,就算品相不好,随便找点配件一装一换,洗洗油,就可以走得很好。而有些其他品牌的表,外壳防水不好,机芯也没那么耐用,加上款式的繁复,二手市场就流通不起来,二手价自然不好。 当然,劳力士的二手价虽相对好,但也不是绝对好(横比汽车电器电脑,纵比其他腕表品牌)。最好用时间去换空间,几年前买的运动款,现在二手价已经和新表价格平齐,再过两年,估计把旧表卖了还能有赚。
这几年表市够火,很多牌子的二手价也紧跟了上来,但一旦市场不好(譬如最近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疲软),最先跌落的就是这些二三线牌子的新表价,先是卖不动,然后就是二手价一落千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