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起来腕表在外观与技术上的创新变革,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品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劳力士。 一直以来,劳力士都是严谨和传统的代名词。虽然其自制机芯的产量,早就达到了惊人的百万枚级别的年产量。但是众多的腕表爱好者,还是在1999年,才终于等来了劳力士的首枚自制计时机芯------4130。并且被搭载在诞生于1963年的迪通拿系列表款上。 和一些腕表品牌所谓的自产计时机芯,却大都是在基本机芯的基础上,通过加设计时装置来实现计时功能来对比。劳力士单独研发的自动计时机芯,则代表了数百年来瑞士制表业的传统精神,那就是-----不惜工本,技术精湛,性能可靠,值得拥有。
但是,保守的劳力士,对于经过千百次研发而来的迪通拿表款,直到经过了17年的市场反馈,才于去年,推出了小改款的116500。也就是搭配了黑色的陶瓷表圈,其白色表盘款中三个计时盘的银灰色外圈,改成了黑色。我理解,这是向20年前诞生的白盘迪通拿(16520)的一种致敬。
但是,消费者对于劳力士的这种惯有的按兵不动,大多却是持欣赏和赞扬的态度。 不做问表,不做万年历,不做陀飞轮。劳力士一直坚守着自己“精准耐用”的品牌理念。研发时不惜财力与时间,定型量产后,对成熟的表款很少做出改动。要说保守的话,我们还真是喜欢这样的保守。
但是,他家倘若真涉足除了计时款以外的复杂表款,只怕是又该会有一些顶级的奢华大牌腕表品牌破产了吧。 所以,众多的腕表爱好者,内心中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叫做“一劳永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