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诸葛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岁孩童也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他羽扇轻摇、神机妙算,能决胜千里之外。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于诸葛亮同时期的三国,还有一位名士,他的才华和智慧并不输给诸葛亮。 这位名士叫姓胡名昭,字孔明,颍川人,比诸葛亮年长19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8岁。胡昭长期隐居山林,终生没有入仕。历史中关于他的记载散落在一些零碎的史料中,但是从史料来看,胡昭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智慧绝不亚于诸葛亮。 胡昭年青的时候,正处于东汉末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专权。社会一片黑暗。护照饱读诗书,学识十分渊博。很多人都仰慕他的才华。但是胡昭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也不愿意与官场之人交往,他醉心于研究经书和书法。一直隐居在冀州的山野之中。 后来,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开始争夺并扩大自己的势力。很多诸侯为了壮大盘踞地,就招揽各路人才为他们效力。当时很多名士聚集在各诸侯账下,为他们出谋划策。袁绍听说胡昭才华盖世,韬略过人,想将他招为幕僚。胡昭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看出他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贤能的人,就不愿意跟随袁绍行事。为了防止万一,胡昭说自己喜欢隐居山林,不愿出山。 曹操当丞相之后,多次请他。胡昭没有办法,只好见面见曹操。到了之后胡昭就对曹操说,我只是一个野夫,没有什么才能,并请求回去。曹操无奈,不再勉强胡昭。 难道这胡昭真的就是没什么真没事,一次一次拒绝袁绍和曹操的邀请,答案显然不是。后来曹操的第一谋士司马懿可都是胡昭的学生。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对时事世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胡昭看出司马懿是以个聪慧通达、胸怀大略之人,料定他日后必成大器,对司马懿倾囊相授,竭力的传道授业。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因俄日年少轻狂,得罪了一个叫周生的人,周生得知司马懿从胡昭那里学成回家,就派了十几个刺客去刺杀刺杀司马懿。胡昭得知这一信息,立即赶去追司马懿,他历尽磨难追到周生一伙人,对周生陈述利弊,周生后来放弃了刺杀司马懿的计划,司马懿得知后非常感激胡昭,从此奉他为“上师”。 胡昭不仅才智过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和钟繇一起师从大书法家刘德,各项都学有所成,而且各有特点。后人称他们为“钟胡”。 诸葛亮和胡昭,都是三国时期德高望重的名士,但由于胡昭一生隐居不仕,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大雨作为而名扬天下,所以后人只知有诸葛亮而不知有胡昭。其实,这两人都是聪慧敏锐之人,谁高谁低,却因胡昭不参政事而无法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