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后台有人留言,说3255到底是不是3155的升级版?还提供了一些“有力证据”,如下:
我得说:嘿,兄弟,你算问对人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你这个问题的。即便回答,巴拉巴拉跟你说90%以上新零件,并获得14项专利云云。你确定你想听的是这个?我觉得不是。 我真替你高兴遇见了我们,敢于直言告诉你那些所谓的“有力证据”根本算不得证据。这些证据里有太多臆测和片面的理解,而真相只有一个,记住喽 是不是新机芯,唯一的判定标准就是机芯板路是否经过重新设计。 但要说3255机芯完全没有前几代机芯的影子,那是不可能的。一脉相承的堂兄表弟什么的还得有几分相像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自家技术特点与制造风格的有序传承,正是制表业延续几百年至今的基石与见证。用句品牌惯用的词儿——这叫品牌DNA。 劳力士3135机芯 劳力士3255机芯 通过上面两张图不难看出,两枚机芯的板路设计有很大不同,最显而易见的是3255机芯底板的轮系布局与3155完全不同(符合上文所述的唯一判定标准),只有发条盒和摆轮的对应位置和大小看上去没有变化,而你所说的“发条盒内壁削薄50%”其实与判定机芯是否为重新设计毫无关联。在3255机芯发条盒部分的介绍中,劳力士官方使用的措辞是“发条盒内壁的厚度缩减一半”,你理解为“削薄50%”也未尝不可。但假如劳力士官方换个说法,直接讲“发条盒经过全新设计,其中空间可容纳提供xx小时动力的发条”,是不是就可以认定是全新设计的呢? 在我看来,无论官方讲的“缩减”,还是你理解的“削薄”,其实都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为直观易懂的解释方法。因为新款3255型机芯所提升的动力(由3155的48-50小时提升到3255的70小时)并非都由发条解决,发条只是提高一部分动力,其余动力是靠机芯其它部分“省”出来的。所以如果不说“削薄”,只说“提高”,那需要解释的东西就太多了,普通消费者谁像你似的如此潜心钻研(看我夸你是不是心里特美)。但又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说发条提供70小时动力,这对一枚几乎每个零件都在帮忙“省力”的机芯来说是非常不严谨的,对关注新机芯的人来说如此宣传也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如果你够认真看官网,你会发现劳力士已经明说发条盒提高了10个小时的动力储备,可48+10也到不了70小时啊,其余的部分自然就是“省”出来的。 读到这儿,是不是求知欲爆棚,特想知道3255型机芯的发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除了发条以外,还靠什么把动力省了下来?别急,咱们一个一个聊。但我提前说明,我算不出这些“省力”的地方分别省出来多少小时。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 谁要能算出来,也可以告诉我。不管您在哪儿,我都飞过去请您吃个饭。 首先,我再叨唠几句关于发条的技术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如果换个说法那需要解释的内容就太多了。我呢,就替劳力士解释一下。当然,本文并不代表官方,我只把我的理解分享给正在读文的朋友。
在保持发条盒原有外部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条盒筒由内壁向外扩充,以增大发条盒内部容积,使其中能够容纳更长的发条,进而提高机芯的动力储备。出于轮系布局的考虑,发条盒外径与机芯底板半径大致相当,且发条盒不可覆盖机芯中轴。故发条盒外部尺寸的改变,必然会累及整个机芯。而劳力士的做法可以在提高动力储备的同时,还能保证机芯尺寸的小巧精致,令搭载3255机芯的新款DAY-DATE 40的表径不但没有增大,却还可理性回归到经典的40mm。对于表径大都也在40mm左右的其他经典表款,在未来新机型的普及过程中,也能与经典的外壳尺寸完美匹配。 当然,这看似简单的“削薄”过程,其中蕴含的技术创新却不容忽视,更薄的条盒筒壁不但需要物理性能更好的新材料作为支撑,而且还需依赖更加精细严谨的生产工艺及先进独特的制造设备。劳力士官方称此为——打破了业界现行生产方式的界限! 如提问者所言的只是在原有发条盒上做的二次改造,这说法儿根本就不成立。假设将仓库中的原有发条盒重新拉回生产线,一个一个削薄内壁,不仅生产工艺无法实现,原条盒筒的材料性能也承受不了,最重要的生产成本上也未必占到什么便宜。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修”很多时候不如“重新置办”。因此,这发条盒绝对要算在那90%多的新零件里面。 正如上文所提,发条盒的改变增加了10个小时动力,其余动力实际是“省”出来的。都从哪里“省”呢,主要以下几个部分:
3255机芯的传动轮系很有特点,齿轮全都集中在机芯的中央,并采用双层轮系结构,即分轮(二轮)与秒轮(四轮)均位于机芯的中轴(分轮在下,秒轮在上)。这种轮系布局的好处在于分轮和秒轮均可直接同轴驱动分针与秒针(秒轮轴从中空的分轮轴内穿出),相比于3155机芯的平面轮系结构中分轮位于条盒轮旁的偏心布局,中置的分轮省去了之前还要将分轮转速再引至中轴的额外轮系,这自然要节省一定动力。再配合劳力士自行研发生产的新型润滑油,什么配方咱不知道,但肯定对降低摩擦阻力有极大帮助。此长彼消,动力自然还能再省下一部分。 新轮系的优点当然不止“省力”,减少轮系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而所省下来的宝贵空间则可以在未来对机芯进行二次开发,加入新的功能结构等。若真要鸡蛋里挑骨头,那么就是目前还不知道为实现此双层轮系结构而增加那个由两个螺丝固定的小桥板是不是禁折腾。
单靠轮系当然省不出那么多动力,真正节省动力的大BOSS是劳力士新研发的名为Chronergy的擒纵结构。“Chronergy”是一个组合衍生单词,按英文直译可理解为“能效”。 从命名上不难看出劳力士对于新擒纵的设计理念——改善力学结构,降低摩擦损耗。而“能效”一词也令新擒纵名副其实。那么“能效”是如何被提高的呢? 劳力士的新擒纵在原理上依旧是杠杆式擒纵。在传统杠杆式擒纵中,能量传递是通过擒纵叉瓦和擒纵轮齿对冲面的滑动摩擦过程,交替抬升擒纵叉的进瓦和出瓦宝石,从而使擒纵杆左右摆动带动摆轮周期性运动。 不同的是传统的杠杆式擒纵由于受力角度和摩擦阻力等原因,最终传递给摆轮的能量实际已经折损大半。而劳力士的新擒纵将擒纵叉的叉瓦宝石做的更薄,并对擒纵轮齿的冲面进行了精细加工,在本就微小的冲面上还做出了角度不同的两个平面,最大限度减小叉瓦宝石与擒纵轮齿对冲面的接触面积,并调整了两者之间的受力角度,令更多的能量用于抬升叉瓦宝石,而非在滑动摩擦过程中白白消耗掉。另外,新擒纵的擒纵杆为偏向一侧的设计,使其在同等的空间中(也是为了新机芯的尺寸不发福)最大限度的增加擒纵杆的长度。杠杆原理都懂吧,力臂长度增加了,自然就省力了。 再提供个数据,是劳力士官方的:擒纵叉和擒纵轮结构的修改合计令擒纵系统的效率提升15%,也让3255型机芯的动力储备增近一半。 额外再说一点,擒纵轮的镂空不是为了美(虽然很美,可劳力士又不透底),而是降低擒纵轮的重量,减小惯性对摩擦阻力带来的不利影响,这还是为了节省动力。 以上这些,与“削薄50%”的发条盒合力将3255机芯的动力储备提升到70小时。 当然了,这枚机芯的优点不只是提供70小时的动力。自动上链摆陀配备滚珠轴承也算是跟上潮流,并以此解决了3155机芯中销杆式轴承经常出现的“蹭陀”问题。还有其它诸如防磁、防震、高效自动上链以及超级精准等等专利,那全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那不到10%的“旧”零件也就指的是Paraflex避震、蓝铌游丝和宝石轴承等这些已经足够领先或无需改进的部分了。 搭载劳力士新机芯3255的DAY-DATE 40永恒玫瑰金款 搭载劳力士新机芯3235的彩虹圈DATEJUST女表 目前,全新的3255机芯及去掉星期功能后的3235,仅被应用于新款DAY-DATE 40和彩虹圈DATEJUST女表上,都是贵金属材质,价格还挺贵。不过别担心,这是劳力士一贯的套路,随后几年新机芯会逐渐普及到下端产品。如果这两年国内市场没什么大变化的话,未来价格我想会跟现有搭载31xx系列机芯的腕表差不多。如果想入手钢款的话,咱就沉住气再等他个几年吧! 更多内容,请关注「佩戴者」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ID:Watch-Wear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