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 被世界上96个地震台同时记载到的“全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爆发 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 震源深度17公里 地震引发山崩地裂 海原县城、甘盐池城等悉数尽毁 据不完整统计 共死亡27.34万人,伤及数不胜数 《伦敦和中国电讯报》(1920年12月28日):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东京帝国大学地震仪记载下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地震仪的指针断了……” 海原大地震爆发,27万余人遇难,数百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这个时辰一定被历史牢牢记住,也将被地震亲历者及其子孙后代牢牢记住。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今天是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留念日,带着一份繁重,让我们一同再次走近海原,看那山、那村、那人,那写在大地上的坚韧…… 不能忘却的“ 寰球大震”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时期变更,物是人非。无情的时间正冲淡着一切,但是,那些载入史册的事情,不会由于时间的磨洗而泯灭;那些曾经构成庞大伤痛的灾难,也不会被子孙后代淡忘。 一百年间,世界发作了多少事?人世间长大了几代人?固然许多往事都变成了过眼烟云,但是在过滤之后,仍有些事会让人念念不忘。 震后废墟。(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可抗力的“全球大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爆发,历史会牢牢地记住这个时辰:这次震级抵达8.5级、震中烈度抵达12度的地震,是我国有史以来3次抵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之一。 空中开裂,房倒屋塌,群死群伤,简直每一次破坏性地震,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烈的现象。关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可能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由于这两次大地震都构成人员的庞大伤亡、财富的严重损失,付出了繁重的代价。但是,假如将这两次大地震与海原大地震比起来,无论是释放的能量,还是破坏的水平,都要小得多,由于海原大地震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释放的能量。那次地震发作后,当时大半个中国都有震感,全世界96个地震台都测到并做了记载。 在轰隆隆的巨响和大地的大幅度摇晃之后,以宁夏海原为中心的陕甘宁毗连地域都阅历了令人惊惶的剧变,猖獗的大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势填平沟壑、拥堵河道、摧毁建筑……偌大的海原县城,除一座钟楼和一孔极端矮小的土坯拱窑外,全部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 1920年大地震后的海原县城惨状。(资料图片,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1920年遇难者和动物的尸骨抛齐街头,右侧是震毁的庄园,左侧是大震后修起的院墙,又被余震破坏。1921年克劳斯摄(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地震后的灾民。(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震后幸存者清算倒塌的崖窑。(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能遗忘的人世伤痛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这个时辰也被地震亲历者及其子孙后代牢牢记住,由于在须臾间来临的灾难,共构成27万余人(最新研讨后的统计数字)遇难,数百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这种伤痛,是很难抚平的。 海原县周边50多个县都有人在地震中丧生。地震固然发作在地广人稀、经济贫穷的大西北,但死亡人数却超越了经济兴隆、人口密集的唐山,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越4%的县有14个,其中灾情严重的海原、靖远、隆德、会宁、静宁、通渭等地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当时只需11万多人的海原县就有73027人死亡,也就是说,全县59%的人死于地震。此外,周边有7个县的死亡人数超越了万人,有53个县死亡人数超越了30人。 爆发在冬季的大地震,给当地人民构成了庞大的不幸,而震后的一场大雪,对灾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天寒、地冻、无衣、无食,有的人没被震死却被冻死、饿死。 由于天寒地冻、死人过多,人们只能将几个亲人葬在一个墓穴,有的墓穴竟埋了7具遗体,海原县城边上就有占地近200亩的“万人坟”。 这样的灾难、这样的伤痛,不只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中,而且口耳相传,在子孙后代的心中铭记,每年都有人从五湖四海赶到“万人坟”或其它地震遇难者掩埋地寄予哀思。一朝一夕,在海原县及周边地域,构成了具有中央特性的生活习俗和日益丰厚的地震文化。 1921年,翁文灏(左)在静宁调查海原大地震暂时住的帐篷。(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1982~1985年,参与调查研讨海原地震断裂带的中外地震专家在海原留影(资料图片 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不可多得的科考对象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09秒,这个时辰还被地震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牢牢记住了,由于这次地震在我国地震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我国地震科学研讨上具有无可比较的价值。 固然当时军阀混战、安居乐业、消费力低下,糜烂无能的北洋政府未能组织有力的救援,但灾情严重、全球关注,当时的外务、教育、农商三部委还是派出翁文灏一行6人前往实地调查灾情,调查组为此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调查讲演,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震区烈度等线图。1922年,中国地质学者第一次赶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万国地质大会上引见了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结构带,惹起了各国专家的密切关注。1930年春天,第一座中国人自建的地震台——鹫峰地震台建成,当年就把每月记载到的震相抵达时间编成月报,与世界各地的地震台中止交流。到后来交流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终止,共记载了我国境内的2472次地震。海原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工作,发明了我国地震史上的多项第一,其中许多都具有开创性也是创纪录的。在我国,没有任何一次地震像海原大地震这样,承载着如此之多、如此重要的信息,具有如此严重的意义。 固然时局骚动、政权更迭,对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一度中缀了30多年,但新中国成立后相关科考便陆续展开。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讨所郭增建等6位科研人员对海原大地震中止了系统的调查,摸清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尔后,盘绕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不时未断,近年来更有加大、增强、加密的趋向。国外一些科学家也对海原大地震产生浓厚的兴味,纷至沓来。 科研人员为什么会对这么久远的地震如此关注,不约而同地将海原大地震遗址视为科考对象?由于海原大地震留下的遗址和其它实物资料真实是太丰厚了,是许多地震都不具备的。固然地震已过去,但在海原县左近依旧能够看到地震留下的各种遗址。到这里,能够看到范围庞大的地震形变带,能够看到壮观的地震大滑坡,能够看到由于滑坡构成的诸多堰塞湖,还能够看到因大地错位而撕裂的古柳和因地震而废弃的古堡……这些地震遗址,不只诉说着当年的历史灾难、给现代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而且成为地震科考的可贵资源,鼓舞相关科研人员不时探求、不时研讨。 海原大地震,拉开了我国地震观测工作的序幕,推进了我国地震科学的研讨,丰厚了地震科学研讨的内容,扩展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也为人类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可贵阅历。 在海原大地震中浴火重生的宁夏,往常已完成地震监测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曾经构成规划合理、伎俩多样、科学高效的综合地震观测系统,对宁夏境内1.5级以上地震,不只可准肯定位,而且能在2分钟内完成自动速报地震三要素,在8分钟内完成人工正式速报。 海子震湖。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摄 震柳。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 摄 不可复制的可贵资源 当然,同样没有遗忘海原大地震的,还有各级党委政府和防震减灾部门。为了进步各级指导干部的防震减灾认识,自治区党委、政府举行了自治区相关部门、市、县主要担任人专题学习班。鉴于海原大地震构成的庞大灾难和宁夏地震多发的实践状况,宁夏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不时夯实监测预告基础,全面提升震灾风险防备才干,进而高效有序处置地震灾害。 海原大地震,留下了不可复制的资源。197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正式成立,为发掘、应用、阐释海原大地震历史遗产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80年至2019年,先后与国度有关研讨机构分离编撰、出版了《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结构地貌》《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图集》《宁夏地震活动研讨》等重要著作。几十年来,对海原大地震的科研不时没有连续,有些科研成果还取得了国度奖励。 为留念这次历史稀有的浩劫,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海原县于2010年海原地震90周年之际建成了“海原地震博物馆”并举行了开馆仪式和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之际,自治区举行留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军地分离应急救援演练,自治区地震局、科技厅、宁夏大学等分离举行了“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留念国际论坛”,海原县树立完成了海原地震地质公园。 海原大地震,也吸收了新闻界、文艺界及许多有识之士的眼光。中央媒体、中央媒体不时推出有影响的报道。十几年前,宁夏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在山走动的中央》,采访了一些地震幸存者,抢救了一批可贵资料。2007年,《光明日报》则推出长篇通讯《海原大地震留下的大奇迹、大财富》,2018年,有自治区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呼吁:“维护海原地震遗址,开发应用地震文化”。2016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专程前来调查地震遗址,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惹起普遍关注的散文《百年震柳》。 盘绕海原大地震的文艺创作也方兴未艾,今年文艺界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大动作”:先是宁夏作家石舒清在《十月》杂志发表了长篇小说《地动》,随后,当地女作家白鸽出版了散文诗集《震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拍摄完成了《环球大震——留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国地震观测百年进程》专题片,又分离地震出版社出版专著《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将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讨成果归入其中,明晰地记载了宁夏以及我国地震科学前行的脚步。海原大地震不只承载了庞大的灾难、留下难忘的回想,而且承载了太多的科学信息、文化信息,构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一切这些都值得格外珍惜,是我们不应该、也绝不能忽视和遗忘的。 当年海原大地震构成的山体开裂、滑坡。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 摄 1920年海原大地震构成的唐家坡田埂错动遗址。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摄 今日海原。(海原县委宣传部 提供) 庄电一 海原震国之殇 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祭日。百年后的今天,作为海原大地震灾民的后人,对此灾难不只心存敬畏,而且肩担任任。2016年4月28日,我单独深化地震带,对百年的灾害记忆做田野调查。从春暖花开到秋收归仓,4年时间里,在宁夏、甘肃两省区与海原大地震关联的十多个县域抢救性搜集整理出大量文字。这次灾难的整体记忆、群体叙说,从百年前的视觉时间,转换成百年后的心觉时间,当集中出往常《国殇——海原全球地震记》里,约15万字的口述实录文字,经《中卫日报》连载呈现给读者,这也是文学对海原地震灾害的真实表示。 《国殇——海原全球地震记》脱稿后,理想题材作家、一直关注西海固庶民命运的季栋梁先生鼓舞我说,“你是真的西海固人,应该写出三部曲。”在他的点拨下,于是就有了《西海固传·三部曲》的想象。第一部便是《国殇——海原全球地震记》,第二部《西海固反动记》,这两部均已脱稿,第三部正在行动中。 行走海原,追想10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 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拍摄制造 100年过去,行走在往常的海原,即便不是地质专家,也能分辨出一些100年前大地震留下的痕迹。12月14日,记者站在海原县李俊乡海子震湖旁的山坡上时,冰冷的寒风从西北方吹来,透过衣服,侵入身体。100年前的冬天,海原老庶民就是在这样的寒风中,面对那场灾难。 海原海子震湖,是1920年海原大地震发作时,构成山体滑坡,梗塞河道构成的。那个冰冷的冬天,地震重塑了这一带土地的面容,也给二十几万鲜活的生命画上句号。 海原县城西门外,有个“万人坟”。现任海原县地震局局长的刘刚今年54岁,他还记得8岁初见这里时的情形。“当时我和父亲赶集经过,看到部分曾经塌陷的中央,裸显露白骨,我还猎奇地问父亲。”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地震状况的父亲通知刘刚,“万人坟”里,掩埋着海原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遗体。刘刚家震殁的4人,也葬于此。 在地震中,有一棵被地震从中间扯开的柳树却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柳树被称为“震柳”。 震柳在距离海原县城20公里外的一处山沟旁,震柳静静地长在山沟里,满树系着火红的带子,在雪后的冬天格外显眼。震柳的身子,被100年前大地震的左旋错动力撕成了两半,让人惊叹的是,这棵柳树并没有死,灾难过后,它慢慢地挺了过来,继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在今天的海原大地,10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含糊又明晰。含糊是由于,很难将眼前美丽的海原和当年的废墟联络起来;明晰则是由于,震柳、海原震湖、大山大地的伤痕依旧明晰。海原人把对大地震的追想,写进文字中、剪在纸里、绣到布上……他们顽强的肉体代代相传,在这片曾经“山走动的中央”,永不止步,繁衍生息。 —END— 是不是没看够 别着急,团团为你精选的内容 都在下方 ↓↓↓↓↓ 来源丨银川日报、宁夏新闻网 编辑丨王丹丹 责编丨刘志鹏 快来关注我们呦~ 投稿邮箱:nxqtwxcb@126.com 点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