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爆发后,满清朝廷没有一个人知道英国在哪里。更可悲的是,明朝已经绘制出较为准确的世界全图,却被乾隆下令销毁、导致在中国失传。 坤舆万国全图,传教士利玛窦主编,明朝官员李之藻发行。此图绘制成功后,深得明神宗赞许、影响极大。这幅图质量怎么样、准确性如何,让我们来看一下。 绘图技巧上,坤舆万国全图延续了中国传统。着色方面,明显比前代更绚丽。地形展示上则有一定的失真,不过,这是客观条件限制。当时,东西方在投影技巧上都处于萌芽阶段。 在明朝疆域的展示上,不仅标注出汉地十八省的省会和重要城市,还把山川河流一并附上。对于羁縻领土,图中除了用淡色来区分外,还详细标注出大明在这些地区的建制。除此之外,类似朝鲜这样的藩属,也都详细列出。 最难得的是,交趾布政司和安南都统司这些不为人知的明朝领土也没有被遗漏。 除明朝外,当时欧洲人对亚洲了解最多的国家就是日本了。地图上,除北海道外,日本疆域基本是准确的。对北海道的表示,也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明治维新前,日本势力局限在北海道南部。 依靠详实的史料记载,明朝学者对西伯利亚和中亚有个大致的映像。不过,因为瓦剌、鞑靼、察合台汗国的阻隔,明朝和这些地区联系并不多。至于欧洲人,他们一向视俄罗斯为蛮族,对东欧的了解不比明朝多多少。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西欧内部经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所以,这种联系反应到地图上,就是西欧部分的详细程度仅次于明朝本土的汉地十八省。 中国和印度的联系自汉朝就开始了,到东晋更是有了直接往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印度更是中国船只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因而,图中的印度疆域的表现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版图了。 得益于明初国力的强盛,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到达过东非肯尼亚沿岸,还把非洲东海岸的轮廓大致摸清。大明已有的资料结合葡萄牙人的探索,地图上对非洲东部的展示也较为准确。 明末,人地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美洲高产作物番薯、土豆的传入,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明朝官员、学者对这些作物的原产地也有一定的兴趣。 作物中华文明最疯狂的崇拜者,坤舆万国全图发行后即传入日本。虽然此图没有躲过满清的禁毁,但是最终又从日本传回中国。 |